路障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路障厂家
热门搜索:
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做和农产品绿色供应链及食品安全问题研究四

发布时间:2021-09-26 14:01:44 阅读: 来源:路障厂家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及食品安全问题研究(四)

3.3 绿色加工

绿色加工。在加工环节,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规范,使用干净卫生的食品加工设备和先进的加工技术,保证生产环境和人员的卫生;保证原料清洗水的卫生质量,科学合理地使用防腐剂、色素、面团改良剂等食品添加剂,延长产品的保存期和改善感官品质。

绿色包装。对经过加工后的农产品采取无污染的材料进行真空、防腐和保鲜包装,实施绿色包装设计,优化包装结构,减少包装材料,考虑包装材料的回收、处理和循环使用。

推广和实施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即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体系。我国从1990年起开始了食品加工业应用HACCP的研究,由食品卫生监督机构采取试点研究的方式,对酸奶、肉制品控制取得显著的效果,国家商检局研究加工的出口产品对虾、柑橘应用HACCP原理进行质量控制,也取得成效。目前,卫生部正与国家质检总局合作开展食品企业和餐饮业HACCP体系管理指南、示范推广及HACCP体系法律法规研究。

3.4 绿色物流

3.4.1 研究农产品的冷冻保鲜技术,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

资料表明,根类和块类产品的25%,水果和蔬菜 50%,肉PLA材料之所以能被FDM打印成型、鱼、奶等易腐食品的 100%都需要冷藏。中国农副产品流通量很大,其中 80%以上的生鲜食品采取常温保存、流通和初加工手段。在常温物流中,粮食产后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12%~15%,果疏损失率达25%~32%、粮油15%、蛋15%、肉干耗3%,每年有总值约750亿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腐坏、损失。与中国相比,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一般控制在5%以下,美国的蔬菜水果产品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3]。造成此浪费的原因是由于从事商品流通环节的企业及人员对冷冻保鲜物流理论认识不足,技术和设备落后,因此必须开发农产品物流的冷冻保鲜技术,建立农产品冷藏链,发展冷链物流,使产品可以一直处于采后生理需要的低温状态并形成一条冷链: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只有这样才能以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食品的损耗。

3.4.2建立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社会化、专业化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

一方面,政府在制定物流产业政策的时候,应给予第三方物流企业必要的扶持和政策优惠,如在国家政策性资金扶持范围内政府给予农产品物流企业一定的信贷支持,减免税收等;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在强化自身物流管理的基础上,重新确立物流职能,剥离低效的物流部门及设施,逐步实现企业物流活动的社会化,为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培育广泛而又坚实的市场需求基础。同时,积极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示范者和中小物流企业资源的整合者。

3.4.3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搞好农产品市场的贮藏、加工基础设施建设,在粮食、蔬菜、水果、禽蛋、水产品、花卉、土特产品等农产品集中产销区,改、扩建一批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促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从初级形态向中级、高级形态发展。同时,积极发展连锁超市、直销配送等新型流通组织,加快农产品储运工具和设备的开发生产,淘汰不符合公路及食品卫生标准的车辆(如敞蓬卡车),增加粮库、棉库、保鲜库、冷藏库等设施内的温控设备和防潮设备建设。此外,还应完善市场流通环节的农药残留检验检测设备、信息处理、电子结算以及污水垃圾处理设备设施的建设。在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适应国内、国际贸易的要求,采用国际标准或通用的国家标准,推行1般不会产生疲劳破坏;和国际接轨的关于物流设施、物流工具的标准,如托盘、货架、装卸机具、包装、集装箱等,不断改进物流技术,减少物流损失,提高食品安全性。

3.5 绿色消费

加强对餐饮食品单位的检查力度。特别是要以承办宴席的大中型餐饮企业、旅游接待饭店和旅游景点及学校食堂等餐饮单位为重点对象,检查原料采购储存、餐饮加工过程、餐具清洗消毒、违禁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卫生及卫生管理制度等情况。同时要做好对农村办酒户的食品卫生指导。督促农村办酒户落实食品卫生要求,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同时要加强舆论宣传,逐步引导市民改革农产品消费方式,构筑绿色食品销售的“绿色络”,倡导“绿色消费”。

3.6 妥善处理废弃产品

做好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和循环利用,特别是要加强对假冒伪劣和腐烂食品、带菌及带病作物的销毁处理,保持土壤、生产工具、生产车间、仓库、运输工具及食品容器和餐具等的干净卫生,避免病菌的传播和对生产环境造成污染。

3.7 构建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四大支撑服务体系

3.7.1 检测认证服务体系

开展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状况的日常监督检测和质量安全认证管理及生产基地认定和标识认证等工作,严把市场准入关。同时,积极完善检测监督机制,形成企业自检、社会中介机构受托检测和政府部门监督抽检三道“防线”。

当前,必须进一步扩大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食品种类和范围,对出厂产品实施强制检验。2002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启动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首先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食品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监督管理,到目前为止,五大类食品生产企业已经完成了市场准入,60%不具备生产条件和小作坊的食品生产企业被淘汰出局。从2003年开始启动的肉制品、奶制品等新十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目前也基本完成,其中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已经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今年年底,中国全部8大类食品都将被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其次,在全国各省市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目前,我国已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武汉等城市建立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局面,所以我们要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但是这种统一并不是完全的一样,而是在主体资格、程序、监管、法律适用上的一致,而农产品质量标准可以因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第三,实施贴食品市场准入QS标志管理。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特点,积极推行产品分级包装上市,实行产地标识制度和无公害标识制度,加强对假冒伪劣食品的查处和惩罚。

第四,实行追溯和承诺制度。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记录制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

第五,建立产地监测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六,做好产地认证。在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的前提下,对本地农产品和外来农产品的主产地实行安全农产品认证录。严格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管理,加强生产基地环境监测。

3.2.2 信息服务体系

应用计算机络将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连接起来,通过EDI(数据交换)和POS(时点销售信息)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交换,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交易及价格和食品安检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制度及信息管理系统,达到整个产业链上的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在构建信息服务体系中,特别是要注意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食品中毒报告、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食品营养成分、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体系的建设工作及信息发布体系,以预防各种食源性疾病的传播和扩散,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目前,我国已在三十多个省、市、自每代车辆的面世都会带来1系列对高性能材料的富有挑战性的新要求治区建立了食品卫生工作的协作和全国污染物监测赢创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共同合作完成生产混合聚合物体系系统。

3.2.3 科技服务体系

围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生态农业,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设施种养技术、农产品加工及保鲜储运技术、农业生态保护技术。制定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及流通标准,并将标准贯彻于种植、生产、交易的每个环节,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从源头上解决食品的安全问题。同时积极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从业技能和素质。

3.2.4 金融服务体系

支持农业产业化、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和消费信贷等方面的合理资金需求,为农户和农业企业,提供多元化、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而提升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包装储运等环节的安全性,达到保障食品安全的目的。

作者/陈诗波,李崇光

眼底黄斑区出血用什么药
眼底黄斑区出血怎么治
眼底黄斑水肿的治疗方法
眼底黄斑水肿如何治疗